為什麼師父不肯將這些在開始時非做不可的準備事項教給有經驗的學生去做呢?難道師傅親自聚精會神的磨墨、解繩,就能比他隨隨便便的開場,在造型及想像上更豐富嗎? 毎一課開始時,師傅總要在重複這套過程,並堅決的要求學生們絲毫不拘的模擬,其道理何在?從他的經驗裡他深知準備工作的同時,可以調整它的心態,使他更富創作力,因此他堅持遵循傳統法規,在準備工作時內心深沉的寧靜使它充滿活力的放鬆,並且調和全身心力。缺乏這種身心調和與收攝心神得準備,不可能做好事情。師傅心無旁鶩專心灌注在他的工作中,他等待著那千鈞一髮的時刻,他可以自自然然地面對著清清楚楚擺在他眼前的工作,在射箭中的步驟及姿態也有一些修正過的準備動作,與其他藝術相類似,也有同樣的目的。但是如果場合不適合,例如在宗教儀式中的舞蹈者或演員,就必須在上台前事先自我沉思及自我收攝來做心理準備。


    在弓到中這些藝術毫無疑問的都是儀式而已,但是他們給予學生的啟示卻比師傅的話還更清楚。他告訴學生真正要達到正確的心裡狀態,只有在準備與創作?技巧與藝術?物質與精神?計畫與目標,都合而為一,緊接密何不可分割的時候,就可以在這古老的藝術中發現新主題。此時就必須完善的運用各式各樣集中精神自我解脫的方法,真正去發揮這新主題,平常的模擬方法已經不實用。本身必須更輕鬆,更流暢而且超凡了。學生會察覺自己就在一些可能發生嶄新的事情的邊緣上,隨時都會又新東西出現,他同時也會發覺他的覺悟,一點都與自己本身的意願無關。


     即使學生有足夠天份可以度過與日俱增的壓力,在他修練途中仍然有不可避免的,艱辛的障礙必須克服,這層障礙不是他的那種無意的沾沾自喜一切記東方人對自我崇拜毫無胃口,一切問題就在他沉迷於自己的成就,尤其是那些公認成功的例子又因為他的名聲而更宣染。換句話說他的自滿行為好像是在說明藝術的存在,不過是另一種生活狀態而已,他自己本身的成就可以證明這種假設的正確性。


     師傅預知這層障礙,他小心翼翼的善用學生的心裡狀況,伺機帶領學生離開危機,並且帶領學生進入忘我之境,他的作法好像學生已經早就瞭解。又好像不值得一提似的輕描淡寫的稍微點一下,好像所有作對的事都是在學生真正自我全然不受師傅的影響的情況下完成。當時作者本身已完全忘我,只有在這種毫無自大感時才有特別敏銳的知覺,不論距離的遠近或深淺,用眼可以聽、用耳可以看。


    

 師傅讓學生繼續悠由於自己的心海中,但學生對師傅的敬仰與日俱增,跟隨著師傅去觀察以前聽說過的事,而現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體會與印證。這些東西其實是無形的,老師就隨便取個名或根本不給予名稱,但其實老師不提,學生也明白了。


    重要的是內在的活動已經啟動了,老師繼續的做,也不給予任何可能影響進度的指示,他運用他所知道的,最秘密也最直接的方法來幫助學生,例如直接傳授心法就如所謂的【佛的傳燈心法】,就像用一根點著的蠟燭去點燃另一根,師父將此正確的藝術的心法,在僅可能的範圍內一個接一個的傳下去,師傅深知他要善盡藝術家之職,他必須時時警惕自己傳給學生的不是外在迷人的事物,而是內在的功課。


    內在的功課包括引導學生去面對自己,了解自己、衡量自己,而終於決定自己是哪種料子,適合修練哪種藝術,在這過程中,漸漸的藝術與人生在比較高層次的境界裡融合。大師的存在可用某種生活型態來佐證,這種特殊的型態,就是當他駐留在無窮的真,活在真裡。


     無窮的真變成了藝術的泉源,大師不必再去尋覓靈感,只需去發掘,以藝術家而言它是一位已剃度的和尚,以他為人或位藝術家的心;在他所為或所不為;工作或等待;是或不是,全部坦然的在佛陀的注視下,


在這個時候大師本人,藝術與創作何而為一。由內在而出的藝術與一般藝術不同之處在於事先沒有任何限制,新的創作是打從心底深處跳躍出來的靈感,事先一無所知。


     修道之路崎嶇,在修練過程中徒弟埋頭苦練,時常只依靠著對師傅的信賴,師傅的所作所為也漸漸的使徒弟覺醒,師傅本身就是一個心靈修練的好例子,只要看到他就會相信了。師傅並不在乎學生能走多遠,當學生可以獨自修練時師傅也不會給他只點以後的路,但是為了學生忍受讀修的孤寂,師傅還有一件事要做,它藉鼓勵學生繼續走,走的比師傅還遠,來使學生能望我而且忘記師傅。師傅鼓勵學生【爬上師傅的肩膀,更上一層樓】。


    學生不論走到哪哩,雖然他看不到師傅,但總忘不了師傅,感恩之情就如初學時對師傅尊敬知情綿長真摯;又如藝術家堅持理念時的強烈,這時學生取代了師傅的位置,願意做任何犧牲,在近代記載流傳著無數的實例,見證這種感激師恩之情,確實遠超乎一般人所能表現的程度。


註一:神遊於物外,卻又能關照一切事物。


註二:西方人用腦,東方人用心。


註三:真正得道的師父其存在方式是一個自我圓滿的宇宙,一切不假外求,出入自由無滯無礙,所謂花道弓道武士道等都是內在智慧的示現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