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鑒於此,想探索禪道沒有比藉助於禪師的解說更好的方法。事實上這類的例子很多。鈴木在他禪宗文獻說過日本文化與禪關俙密切。日本的藝術,武士道的精神,日本人的生活型態、道德、審美、思考模式中獨特之處很多受惠於禪宗,這對不熟悉禅的人很難了解。鈴木大師極重要的文獻及其他日本學者的研就引起了廣泛的興趣。一般認為釋迦牟尼佛始於印度,歷經巨大改革,在中國發揚光大,在傳入日本,日本人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並鼎定它的基礎,了解這段過程非常重要。

不論禪師費多大的功夫要西洋人深入了解禪宗本質,仍嫌不足。經過多次嘗試,直覺的探索就碰到不可抗拒的阻力,阻擾更深入的探索。似乎深藏在層層黑暗的禪是是是方人創造出來精神中最怪異的謎__無法解決但又無法抗拒的誘惑力。

那種無跡可尋,欲求無門的痛苦感覺,究竟原因就在於禪的表達方式。一般人只能要求禪師提供一些禪師自己在修練過程中使他們提升或改變的經驗的啟示,或是描述一下他們過的那種不可言喻而且無法想像沐浴在【真如】中的生活,就此而論禪道與修心的神秘較頗為相似,除非親自參予這種神祕的修練,否則不論你如何的轉來轉去,仍然永遠只是門外漢。其實這是純神秘主義所遵從的到哩,永無例外。禪道也有很多不可侵犯的經文,禪師有其特殊方法來表達他們的人生觀給那些修練到相當程度的人看,使他們能用第三者的經驗來印證自己的修練成果。禪就如神秘主義一樣,除非真正全心投入,絕對無法了解其奧妙。禪須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領悟、實踐,因此生活極禪,禪及生活。即使遍覽佛典,未經實踐,仍然只在門外打轉,所謂【練拳部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ㄧ位經歷過【真火】焠練過,皈依禪宗的信徒過的是令人羨慕的另外一種生活。尋找精神寄託及創造奇蹟的無形力量。僅只好奇是絕對不夠,我們仰望禪師能指點迷津。神秘主義或禪道的初學者再踏入門檻的第一步時就無法靠自己修練得道,即使在他得以窺是門徑之後,仍不知要經歷多久坦坷的心路歷程,才可乍件真正的曙光。在修練過程中時常受到似乎不可能而又非去做不可的那種心情的折磨,但是只要繼續努力,有一天這不可能是不只可能而且是理所當然水渠成。難到真正無法將這漫長而艱苦的修練之道詳細的描述嗎?這至少能讓初學者能有所選擇:是否要繼續走下去。

在禪宗的著述中幾乎從未提起上述德修練課程。戒條之ㄧ是禪師千萬不可給予任何有關快樂的人生的指示,禪師從他個人的經驗中深切體會到沒有良師細心的教導,學者很難步路正軌。另一決定性的因素是只要學者將它的經驗、毅力及精神轉化,直到他得觀念完全消失,及破除【我執】。\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時他才有足夠的經驗基礎,即所謂的【真如】,去體會週遭的真人真事。 他仍然繼續得過著日常生活,但是他過的生活已經不是他以往的日常生活,他得全新轉化已經使他與原來的他判若兩人。

從這觀點看來,我們漸漸的可以了解禪師不談自己,或自己進境的原因。並不是談自己就不夠謙虛,違反禪理,禪師只要想談起禪宗之事,事後都會受到很嚴重的內心譴責。此外提起一則警示例子,有人問一位偉大的禪詩禪為何物,而此大師充耳不聞、一言不發,一位大師怎能在被挑起來談論已經偋棄而且微不足道的往事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把自己侷限在一連串的偈謎,或淺藏在高談闊論的煙幕中,那等於逃避責任。禪在生活的藝術已經刻畫下不可磨滅的影響,我的本意只在於禪的本質明朗化而已,絕不是將禪的基本道理解釋清楚。最少要顯示出在牢不可破,層層迷霧的後面確實有美妙之處,就像夏天的陽光照著院處的暴風雨一樣,只希望能在不可穿透層層濃霧中找到一點東西。基於這樣的認知,弓道只是禪的預備訓練而已。客觀的講,其實我提過的每一種藝術都可能倒入禪之道。

【不管如何,如果我能夠將一位學生所需經過的完整課程記錄下來,我認為就能夠有效率的達到我的目的。

換言之,我要將我再日本這段期間跟隨一位最偉大的弓箭大師學習六年的親身體驗,確確實實的記載下來。為了釐清概念,即使在預備階段也夠讓人昏頭轉向,但是我別無選擇而只能在深入介紹禪宗寶典精義,盡力回憶當初克服困難及努力堅持的一些細節而將之記錄下來。在三回顧自己所作所為,要達成我當初預設的目標,似乎也別無他法。因此我只能談談一些根本上的要點,能使纏到清楚一點。我故意略去過程中的裝置配備,或殘留在我記憶中的實景,即我師傅的宵像。有時候很想將所有細節都記錄下來,我覺得所有事都與弓道有關,因此講出來似乎比坐起來還難,尤其要描述從不外人道的禪師的生活細節更是難上加難。

                         註釋

註一:箭原是求取功名利祿的工具,但在現代兵器出現之後遭到淘汰,卻因有人由箭入禪而獲得新生命,功名利祿之心本士修禪者最大心障,由於箭術不再是求取功名利祿的工具,此時習箭者既無功名利祿之心,仍得一意追求存粹的弓道,由是入禪,此可證明禪悟隨物、隨處、隨機可得。

註二:【得道】、【未得道】皆是妄念、妄見,不可執著,因為佛是無止無盡的精神境界。

註三:真如世如梵語【TATHATA】,意為【真實】,所以真如及指【常往不變的真實】,佛教文學中解釋為【宇宙萬物所具備的,常往不變,平等無差別的實體】,換言之真如及佛性之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